《植物生理学报》 2019, 55(10): 1489-1496
通信作者:陆瑞菊,许如根;E-mail: 陆瑞菊(cs7@saas.sh.cn)、许如根(rgxu@ yzu.edu.cn)。
摘 要:
为了解胚乳对大麦苗期耐盐性的影响, 以大麦(Hordeum vulgare)耐盐品种‘Numar’和盐敏感基因型L07为试验材料, 在种子出芽后分别进行去胚乳和保留完整胚乳处理, 分析其耐盐相关表型与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降低参试材料大麦幼苗钾钠离子比值(K+/Na+)、株高生长速率及干物重, 且‘Numar’的耐盐性显著优于L07; 盐胁迫对无胚乳幼苗株高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小于对有胚乳幼苗的影响, 有胚乳幼苗‘Numar’的相对K+/Na+比和净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高于L07, 无胚乳幼苗‘Numar’的相对K+/Na+比和净光合作用速率与L07无显著差异, 且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L07; 有胚乳处理时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HvNHX1和HvNHX2的相对表达量在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 无胚乳处理时盐敏感材料的HvNHX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初步认为, 无胚 乳处理时盐敏感材料的K+/Na+上升且使HvNHX3基因上调表达, 增强其耐盐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大麦的耐盐机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大麦; 耐盐; 胚乳; 苗期
收稿:2019-07-15 修定:2019-08-30
资助:上海市科委项目(16391900600)、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8-F01109)和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5-01A-02)。
此摘要已有 754 人浏览